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9376
2023-06-11T16:50:51+08:00
台鋼集團旗下螺絲廠久陽 (5011-TW)5 月營收回溫,公司表示,目前下游客戶銷售升溫,去化庫存,後續接單可望逐步回歸正常。久陽 5 月 3.54 億元,月增 27.3%、年減 6.7%;累計前 5 月營收 16.08 億元,年減 15%。久陽說明,子公司榮福代操之新竹焚化廠 4 月完成歲修後,5 月營運量回復正常,營收增溫,推升 5 月整體營收較前月大幅成長。不過,久陽另一子公司台鋼運輸因需求萎縮、海運費處於低檔,營收仍未見好轉,還是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螺絲本業方面,久陽說明,客戶端庫存仍高,雖然有詢問訂單,但實際下單動能仍略顯保守,主要是去年重複下單、倍數下單造成庫存積壓。不過,久陽指出,根據客戶表示,近來產品銷售增長不少,待庫存去化後,下單與出貨都將回到正常。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9367
2023-06-11T16:03:50+08:00
茂達 (6138-TW) 耕耘車用產品報捷,近期新品獲客戶認證,預計年底、明年初開始出貨,有助營收動能加溫,另外 PC 客戶持續回補庫存,訂單可望延續至第三季,帶動下季營收再優於本季,前三季逐季成長。茂達近年積極耕耘車用市場,包括 LED 驅動 IC、風扇馬達驅動 IC 以及 PMIC,瞄準對應的車用零組件,目前智慧座艙 LED 驅動 IC 的解決方案進展較快,預計年底、明年初開始出貨,核心零組件也送樣大廠認證,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茂達風扇馬達驅動 IC 則與客戶合作,一同開發各類車用模組所需的散熱方案,逐步取得車規認證與終端客戶認證,另也將應用拓展至伺服器領域,力拚明年放量貢獻營收。PMIC 方面,茂達同樣在車用領域與 SOC 品牌廠合作前裝模組產品,並切入伺服器領域,接獲台系 ASIC 廠接洽,開發專用 PMIC,透過整合電源管理及分離式元件等相關技術,可使板子進行更有效的運用。茂達 5 月營收已創下 9 個月來新高,達 4.44 億元,月增 2.26%,年減 40.52%,累計前 5 月營收 19.86 億元,年減 41.18%。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9363
2023-06-11T16:00:05+08:00
淨零碳排成世界趨勢,除了企業端積極減碳,進行碳權交易達成碳排達標目的外,金融業則是透過簽署赤道原則、停止承作燃煤業融資,並將貸款合約導入永續連結鼓勵企業達成減碳目標。減碳已成為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在世界潮流驅使下,無法達成減碳要求的企業未來可能因此丟掉訂單,進而削弱其產業競爭力,也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已將減碳列為重要工作目標,銀行也響應趨勢,近年來逐漸在融資策略上有所調整。綜觀目前銀行業針對淨零採取的措施,大致可歸納出:簽署並在授信作業遵守赤道原則、停止燃煤業的相關融資,而在承作新貸款方案時導入永續連結的條件,同時給予綠色能源相關產業融資協助,透過資金流扶植產業發展達成減碳目的。其中在赤道原則這部分,其用意在於要求金融機構必須對於大型專案融資,進行貸前、貸後的審慎調查,同時在合約加入赤道原則的承諾條款,要求企業必須落實環境及社會風險管理,目前 9 家公股金融機構均已完成赤道原則簽署。至於在停止燃煤融資方面,也有越來越多銀行陸續宣布,因應減碳趨勢將停止新承作開採煤炭業者、燃煤電廠的融資案件,透過金流端協助產業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在永續連結貸款部分,包括本國及外商銀行近年在與企業簽訂大型聯貸合約時都會設定連結永續發展的條件,鼓勵企業達成設定的永續發展關鍵績效指標,銀行以讓利方式提供企業貸款利率減碼優惠,以利率優惠鼓勵企業達成環境保護、永續發展的目標。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9358
2023-06-11T15:12:25+08:00
台積電將在本周四除息,每股配發 2.75 元,再度挑戰當日填息;AI 伺服器發酵下,兩大代工廠緯創、廣達股價連日飆漲,外界高度關注最新展望,美國聯準會將在台灣周四凌晨公布最新利率決策結果,牽動台股走勢,以下為本周大事預告:權王台積電即將在本周四除息,每股配息 2.75 元,近日台股與美股緩步上漲,法人看好,台積電有機會挑戰當日填息,另外,台積電此次配息為去年第四季盈餘分配,並預計下次配息金額將拉升至 3 元。緯創、廣達分別在本周四、五接力召開股東會,由於近日在 AI 伺服器發酵下,兩家股價狂飆,今年以來,緯創飆漲超過 1 倍、廣達也接近倍增,市值更衝上 5000 億元,位列台股第 14 大權值股,兩家也將釋出最新展望。美國聯準會 (Fed) 即將在本周召開利率決策會議,並在台灣周四凌晨公布決策結果,儘管外界對此次決策結果看法分歧,但多數仍預期聯準會將在本月按下暫停鍵,實際結果也將牽動全球與台股走勢。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9159
2023-06-11T15:11:31+08:00
是方 (6561-TW) 繼與美國五大尖牙股成為策略夥伴後,下一步將拓展東南亞市場,隨著網路服務擴大,國際海纜頻寬將從去年的 600G,下半年將擴增至 800G。總經理劉耀元表示,是方的服務涵蓋 IDC 機房、網路、雲端,以台灣為基地向國內外提供服務,其中就是透過海纜延伸至東北亞、東南亞等。是方近年積極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推動「東協大聯盟合作計畫」,與當地電信龍頭廠建立策略聯盟,以及與東協各國網路進行串接。2019 年是方國際海纜頻寬約 200G,隨著營運規模壯大,去年已經提升至 600G,今年初訂定擴充台灣對外國際寬頻計畫,上半年將增至 700G,下半年更要達到 800G,明年有望再成長。董事長吳彥宏提到,儘管已經著手規劃取得國際海纜業者執照,不過海纜投資金額龐大,必須抱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因此向國際電信、海纜業者租用纜線與頻寬,用聯合營運方式確保用戶資料傳輸的順暢度與可靠性。再者,台商除了在中國佈局產盟外,近年因應國際情勢,也陸續到東南亞設立生產據點,是方也看準商機、搶攻布局,爭取更多網路服務商機。值得一提的是,是方旗下台北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TPIX) 擁有超過 110 家連線客戶,而且加入的網路業者與雲端服務商持續增加當中,今年將擠進全球網際網路交換中心百大排名。吳彥宏期許,除了搶進全球網際網路交換中心百大排名外,長期目標是成為亞洲最大電信樞紐,儘管人口、歷史定位不及日本與香港,但期望靠著地理位置與國際布局達到目標。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9359
2023-06-11T15:00:09+08:00
碳權交易所預計 7 月底、8 月初上路,高碳排的企業可藉由購買碳權增加許可的碳排放量,專家提醒,購買碳權前也要預先做功課,包括:購買的碳權是如何產生,以及購買碳權的目的。碳權是指「碳排放的權利」,由於企業碳排放有總量限制,禁止無上限排碳,因此企業如果積極減碳,就有多餘的碳權額度可賣給其他企業,而碳排量較高的企業則可透過購買碳權,達成減碳目標。在淨零碳排的趨勢下,企業的減碳如果未達標準恐將丟失訂單,在進行碳權交易前,企業必須先完成碳盤查了解企業的碳排放量,而根據中華獨立董事協會調查,6 成以上上市櫃公司已經著手進行碳盤查,但僅 10% 完成碳盤查,仍有約 25% 企業還沒進行碳盤查。因應碳權交易所即將成立,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張嘉宏表示,在淨零碳排趨勢下,供應鏈對企業的碳排也會有所要求,甚至要求企業提交碳盤查報告並將碳排綁定採購合約,換言之,企業碳排未達要求,可能會因此丟掉訂單。對於高碳排的企業來說,雖可透過購買碳權達成減碳目的,但張嘉宏提醒,購買碳權也有基本功課的要做,首先是購買碳權前要先清楚購買的碳權是如何產生的。張嘉宏以資誠 (PwC) 為例,PwC 在 2020 年 9 月時承諾,包含 PwC Taiwan 資誠在內,必須在 2030 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而其中有一半碳權必須來自於植樹造林,只有釐清碳權如何產生,才能有效達成減碳目的。再者是購買碳權的目的,例如有些企業購買碳權抵減是為因應法規要求而抵減,或是因應國內環評的增量抵減,如果是因應法規要求而抵減,則必須購買環保署認可的碳權。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確信服務及永續發展服務負責人陳盈州則說,不論是碳盤查或是購買碳權達成碳排目標,都只是減碳的手段之一,對企業而言,想達成減碳目標必須先針對供應鏈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的要求及時程規劃。陳盈州表示,不同產業甚至品牌對於減碳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企業透過碳權購買達成碳排目標並非減碳的最終手段,最理想的仍須透過自身的淨零達成減碳目的。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9347
2023-06-11T14:00:05+08:00
台股上周續漲 179.49 點,周線連 4 紅,更一度衝破 16900 點,為去年 4 月下旬以來首見,距離萬七大關僅一步之遙,法人指出,台股 AI、內需、觀光相關題材獲資金輪流推動,即便拉回洗盤,也會重啟新攻勢、看回不回,展望下周,美國 FOMC 會議 6 月 14 日登場,個股除權息和股東會大秀陸續到來,法人認為,只要有題材、股東會報喜,加上投信季底作帳,台股延續熱度無虞,本周有望站穩萬七。上周在集中和店頭市場,外資合計買超 17.1 億元,投信買超達 106.7 億元,自營商賣超 29.5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約 94 億元,隨著投信加碼、中小散戶也積極著墨,推升指數驚驚漲。以金額來看,其中,外資上周買超台積電 (2330-TW)55.74 億元最多,其次為聯詠 (3034-TW)26.53 億元,大亞 (1609-TW)、元大台灣 50(0050-TW) 均逾 15 億元,兆豐金 (2886-TW)13 億元,中信金 (2891-TW)、微星 (2377-TW) 和元太 (8069-TW) 均逾 10 億元。不過,外資賣超南電 (8046-TW)19.63 億元,緯創 (3221-TW)18.89 億元,華新 (1605-TW)17.2 億元,日月光投控 (3711-TW)、美時 (1705-TW)、東哥遊艇 (8478-TW) 和光寶科 (2301-TW) 均逾 12 億元。而投信即便面臨大盤已有短線過熱疑慮,仍是熱情不減,買超廣達 (2382-TW)6.17 億元,日月光投控近 6 億元,聯電 (2303-TW)3.73 億元,緯創、力旺 (3259-TW) 逾 2.5 億元。台股交易員指出,台股上周仍有 16 檔個股漲幅超過 30%,另有近 20 檔漲幅逾 20%,顯示進場意願相當高,無須過度擔憂上檔壓力,個股題材仍相當有看頭,尤其正逢法人季底作帳時節,只要美股沒有大跌態勢,族群輪動仍可期。永豐投顧則分析,上周指數一度逼近 17000 點,市場普遍認為整數關卡是大壓力,且過去一個月漲幅也大,惟高檔短暫震盪有洗盤再漲的味道,短線多方占優勢。尤其大盤指數與季線乖離達到 5% 以上,與今年春節後開紅盤大漲後的情況相似,須留意中線應會進入盤整,觀察到台積電又進入盤整,半導體相關的股票已經出現停滯甚至拉回,料指數上空間不大,個股則有輪動空間。而本周較受矚目的除權息個股有 6 月 13 日台塑化 (6505-TW)、14 日台化 (1326-TW)、緯穎 (6669-TW), 15 日儒鴻 (1476-TW)、台積電、信驊 (5274-TW)、南電等。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9220
2023-06-11T12:47:59+08:00
新紡 (1419-TW) 將與長虹建設共同開發台北內湖土地,資產活化題材帶動下,周五股價直奔亮燈漲停,收 46.35 元,創 33 個多月新高。新紡子公司新福開發與長虹建設簽訂台北市內湖區西湖段 4 小段 200-1、200-2 及 236-1 地號等三筆土地合建分屋。其中,預估合建分配比例,新福開發 (含新光資產) 約 66.03%;長虹建設約 33.97%。新紡說明,後續投資興建大樓供出售或出租使用。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856
2023-06-10T16:40:04+08:00
蘋果在本周 WWDC 發表新頭戴裝置 Vision Pro,國內方面,新光金改革派大獲全勝,董座由台新人馬擔任,總座則宣布請辭;台積電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劉德音準備好迎接下波很好的成長,且 AI 需求增加許多訂單湧現,另外電子、生技、電纜等大廠紛紛釋出展望,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新光金改革派勝出 台新人馬陳淮舟任董座、吳欣儒辭總座新光金 (2888-TW) 9 日股東會董事改選後,改革派大獲全勝,由台新金 (2887-TW) 人馬、曾任彰銀董事長的陳淮舟出任新光金董事長,新光金與台新金的合併之路確定,總座吳欣儒也在晚間宣布請辭,吳東進創辦人擔任名譽董事長。台積電劉德音:前景十分光明 已準備好迎接下波很好的成長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TSM-US) 6 日召開股東會,為疫情以來首度開放股東與媒體現場參與,董事長劉德音致詞時表示,台積電前景十分光明,今年部分終端需求已逐漸回升,雖然營運可能有少許負成長,但已準備好迎接明年開始、下一波很好的成長。另外,對於現有先進製程封裝產能是否能滿足 AI 相關需求,劉德音指出,最近因生成式 AI 需求增加,許多訂單湧現,需求遠大於產能;總裁魏哲家也補充,正在擴產中,希望速度越快越好。蘋果 WWDC:頭戴裝置 Vision Pro 亮相、史上最大 MacBook Air、iOS 17蘋果於台灣時間周二 (6 日) 凌晨 1 點舉行今年全球開發者大會 (WWDC23),萬眾矚目的頭戴裝置 Vision Pro 終於亮相,沒有蹩腳的硬體控制器,全憑使用者的聲音、眼神和手勢操作,售價為 3,499 美元,預估明年初上市。與此同時,蘋果還和迪士尼就 Vision Pro 內容建立合作關係。國巨陳泰銘:景氣走勢估呈現 L 型 被動元件產業還要修正兩季被動元件大廠國巨 (2327-TW) 6 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陳泰銘表示,目前看景氣走勢不會是 V 型,應該是 L 型,被動元件產業估計還要修正兩季,不過,國巨目前大部分生意都在高階領域,還能維持一定量能跟營運績效。友達彭双浪:消費性產品拉貨動能升溫 IT 面板價格看到小幅調整面板市況持續轉佳,友達 (2409-TW) 董事長彭双浪昨 (5) 日表示,部分消費性產品恢復得非常好,也看到部分 IT 面板價格開始小幅調整,客戶也積極布局下半年到明年的新產品。伺服器風扇馬達追單 偉詮電 Q3 營收續揚隨著伺服器庫存去化告段落,偉詮電 (2436-TW) 指出,目前伺服器風扇馬達控制 IC 已從急單性質,轉變為具延續性的訂單,看好今年相關業務維持成長態勢,且隨著伺服器機構件越趨複雜,對風扇馬達控制 IC 的需求量只增不減。生技廠布局擴大 美時取得躁鬱用藥獨家授權 藥華藥簽拉美授權生技廠新藥布局再擴大,美時 (1795-TW) 取得美國 NRx 製藥公司 (NRXP-US) 自殺傾向躁鬱症用藥的全球獨家銷售權;藥華藥 (6446-TW) 旗下新藥 Ropeg 與國際藥廠 Pint-Pharma GmbH(簡稱 Pint) 簽訂拉丁美洲 7 國授權合約,藥華藥總里程碑金最高達 1.1 億美元。雙鴻水冷散熱拿下輝達 AI 伺服器訂單 2025 年邁向高峰期散熱大廠雙鴻 (3324-TW) 董事長林育申會後表示,輝達 NVIDIA(NVDA-US) 重新定義 AI 伺服器後,其水冷散熱幾乎是由雙鴻供應,今年伺服器營收比重將一舉攀升至 30%,看好水冷散熱 2025 年出貨量將邁入高峰期。大亞轉型成完整能源鏈管理廠 目標 2025 年太陽能容量 450MW大亞 (1609-TW) 董事長沈尚弘表示,集團從電線電纜、漆包線走向能源與綠電新領域,把集團定義成完整能源鏈管理廠,開始布局地面大型太陽能廠後,併網容量快速提高,目標 2025 年可以達到 450MW。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923
2023-06-10T16:00:30+08:00
高力 (8996-TW) 受惠能源議題帶動,加上氫燃料電池製造商 Bloom Energy 訂單及出貨大幅升溫,持續帶動業績成長,5 月營收以 4.87 億元創新高,較去年同期大增 1.16 倍,由於 Bloom Energy 的拉貨力道可望延續到 6 月,也將有利於大幅推升 2023 年第二季營收續創新高,本周股價以 293.5 元創新高。高力 2023 年第一季營收以 9.7 億元攀登巔峰,毛利率 28.56%,優於去年平均毛利率的 27.69%,稅後純益 1.27 億元,年增 1.72 倍,每股純益 1.42 元,加計 4 月自結單月稅後純益 6400 萬元,前 4 月每股純益達 2.14 元;法人預估,高力在第二季營運規模擴大且能在毛利率得以維持之下,估單季獲利將加速成長。高力 2023 年擴產幅度 40%,營運主要動能為硬銲型板式熱交換器熱泵,以及來自氫燃料電池製造商 Bloom Energy (BE-US) 訂單,相關訂單可望較今年成長 40%。高力股價一周漲幅 8.13%,收在 292.5 元,技術指標高檔鈍化,5 日線 274.8 元應爲短線支撐。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853
2023-06-10T15:01:53+08:00
倚天酷碁 - 創 (2432-TW) 5 月 31 日掛牌後漲勢強勁,截至本周已連 8 根漲停板,本周漲幅達 60.6%,收盤 55.5 元,已較上市的 26 元漲幅超過 1 倍以上。倚天酷碁 5 月營收持續成長,營收 1.52 億元,月增 11.89%、年增 5.64%,累計前 5 個月營收 7.04 億元,年增 19.16%,公司指出,智慧移動業務成長明顯,首季電動滑板車出貨量已達去年全年,並預計將在本季進軍北美市場。倚天酷碁第一季電動滑板車出貨 1.5 萬台,達到去年全年水準,公司看好上半年傳統旺季帶動銷量持續提升,目前電動滑板車主攻歐洲市場,市場規模一年約 200 萬台,仍有很大的成長潛力。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753
2023-06-10T15:01:34+08:00
大亞 (1609-TW) 多角化經營成果顯現,尤其綠能事業開始貢獻營收,整體營運樂觀看待,吸引外資多日買超,本周股價突破 40 元大關,創新高,周漲 24.8%。展望後市,董事長沈尚弘認為,公司獲利來源越來越多元且分散,本業雖然受到景氣影響波動大,不過其他事業可以補上,其中,電線電纜今年整體表現不錯,已經看到過去幾年布局成果。另外,能源事業中的太陽能案廠今年將持續推進,包括具有發電量 35MW 與 26MW 儲能的光儲合一,今年第四季會先有 23.3MW 完工掛表。台南七股區太陽能案場第一期 85MW,去年底順利完工掛表發電,同時綠電銷售至民間企業,第二、三期各 35MW 的新太陽能廠,朝向建置總容量 300MW 的目標邁進。大亞近期股價漲勢凌厲,依照主管機關規定公告自結數,4 月稅前盈餘 1.44 億元,年增 38.66%;稅後純益 1.25 億元,年增 25.74%,每股純益 0.18 元。大亞 5 月營收 20.98 億元,月減 1.55%、年減 12.95%;累計 5 月營收 105.2 億元,年減 8.65%。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752
2023-06-10T13:36:14+08:00
大魯閣 (1432-TW) 搭上近來國內休閒需求復甦熱潮,股價也跟著啟動落後補漲行情,本周股價周漲 15%,寫 3 月上旬以來新高。大魯閣說明,自啟動轉型以來,除了專注在運動休閒和商場經營,也透過擁有 18.75% 持股的和宸國際開發公司,進行雙北的都市更新項目,已成功整合台北市南港區南港段的 40 筆土地,進行都更。該基地鄰近南港軟體園區,面積 5891 坪,屬於策略型工業區,未來可作為企業總部和科技與生技產業商辦,日前已與忠泰建設簽約,將合作開發,預計明年 3 月前送件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報核,預計 2026 年申請建照,並在取得建照後開工。另一方面,大魯閣甫公布 5 月營收 9794 萬元,月減 11.62%,年增 44.94%,反映疫後運動休閒的消費明顯復甦。大魯閣規劃高雄楠梓的「棒壘球打擊場及 Roller 186 滑輪場」已在 4 月投入營運,位於台北小巨蛋 1 樓的「Roller 186 滑輪場」則預計在 7 月初加入營運,全力搶攻暑期娛樂商機,添下半年的營運新動能。而大魯閣近年透過手機 APP 發送股東會紀念品,股東人數已由去年的 15 萬人來到今年的 17 萬人。每月數萬名的股東回館使用優惠,也為大魯閣各運動休閒場館帶來人潮及營收,兼顧股東回饋和品牌行銷的雙重效果。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069
2023-06-10T13:34:33+08:00
台積電 (2330-TW)(TSM-US) 本周證實將加速擴充先進封裝產能,辛耘 (3583-TW) 為台積電濕製程設備供應商之一,在資金積極追捧下,單周爆量飆漲 34%,創下歷史新高價。台積電本周召開股東會,指出最近因生成式 AI 需求增加,許多訂單湧現,客戶對先進封裝 CoWoS 的需求遠大於產能,因此正積極擴產中,且希望速度越快越好。儘管市場對台積電擴充機台的受惠對象有眾多說法,不過,除了辛耘強漲外,包括弘塑 (3131-TW)、萬潤 (6187-TW)、鈦昇 (8027-TW)、均豪 (5443-TW)、均華 (6640-TW) 等,也全面上漲表態。辛耘本周沿五日線逐步墊高,週五一度衝上 151 元,寫下歷史新天價,終場收在 150 元,單周漲幅高達 33.93%,為上市業者中漲幅位居第三的個股,三大法人呈現土洋對作,外資逢高調節 1076 張,投信、自營商分別加碼 1796、154 張。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4368
2023-06-10T09:30:14+08:00
撰文 ‧ 梁任瑋、徐采薇歹戲拖棚的泰山經營權之爭,在大股東龍邦終於在股臨會上取得過半席次後,暫告一段落,但已經沒有全家股票的泰山,未來龍邦的主戰場在哪裡?紛擾多時的泰山經營權,5 月 31 日在龍邦國際發動的股東臨時會上變天,以龍邦國際為首的市場派,在應選 9 席中拿下 5 席董事大獲全勝,如無意外,第一高票當選泰山董事的龍邦國際董事長劉偉龍,可望在 6 月 8 日董事會上被推舉為泰山董座,寫下「泰山詹家」成立 73 年來,首次讓外部人一舉拿到絕對多數董事席次局面。一如外界預期,龍邦挾著股權過半優勢如願入主泰山,至於泰山前副董事長詹晋嘉推派的獨董陳威宇順利當選,則成了改選結果一大亮點。據了解,自從去年底詹岳霖家族將持股賣給龍邦後,股權僅剩 1.5%,反倒詹晋嘉還掌握泰山 3%多股權,一時之間成為發揮力量的關鍵少數,且因詹晋嘉早和堂哥、泰山現任董事長詹景超鬧翻,所以這次改選在與龍邦的合作下,拿下一席獨董,未來在董事會上與龍邦的合作應在預期內。另一方面,泰山大股東景勛公司選後持續主張依據《企業併購法》,龍邦取得泰山超過 10%以上股份應依法申報,但龍邦從未向主管機關申請,董事改選投票過程有大量無表決權股份參與表決,選舉結果無效,再加上景勛緊咬計票過程多出 5 千 3 百萬權數,有灌票嫌疑,意味在董事會仍有 3 席的詹景超仍要用法律攻防來打延長賽。詹岳霖回鍋?留想像空間「對於先前公司派所做的不合理投資,不該買、不該賣的都會設法追回,公司派先前決議配發 4 元現金股利的決議,後續也會再評估。」這是劉偉龍在選後對外發表的看法,顯見包括如何追回投資街口的款項、包裝水廠的興建、4 元股利的配發等,都是新經營團隊入主後得優先清理的戰場。本刊在選後向劉偉龍詢問未來將如何經營泰山?他指出,為了導正詹景超偏差的公司治理,會全力推動營運成長,且以過去 5 年泰山本業獲利最高峰 3.16 億元為基準,「若全年營業淨利未超過此門檻,新選任的董事將不領薪!」 只不過回歸到本業,受到原物料價格上漲,泰山第一季財報仍虧損中,新經營團隊要如何翻轉績效,的確不容易。至於泰山的總經理、財務長與發言人等會由誰接任,甚至龍邦會否請「戰友」詹岳霖回鍋擔任總經理等提問,劉偉龍並未正面回應,似乎留下不小想像空間。泰山賣金雞母全家股份掀戰此次泰山公司派與市場派攻防首戰,可追溯到去年 12 月初泰山董事會決議處分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案。當時泰山公司派為了防堵市場派進攻,祭出「焦土政策」將每年可分配上億元股息的「金雞母」全家股票約 86%,出售給國泰集團蔡家旗下公司萬寶開發,打算讓龍邦入主後無法享受業外獲利。沒想到,龍邦持續加碼股票,連同泰山總裁暨名譽董事長詹仁道的股權都全買下,並透過獨董發動在 3 月 16 日召開股臨會全面改選,但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裁定不准召開,讓公司派暫時守住了經營權。直到 4 月中旬,龍邦又捲土重來,依《公司法》第一七三之一條規定,也就是所謂的「大同條款」,持股 3 個月以上,且股份總數過半數股份的股東,自行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事,才在 5 月 31 日透過股臨會拿下經營權。而公司派為了對抗龍邦,詹景超又在 5 月初董事會利用主場優勢,決議斥資 36 億元入股街口支付,以每股 24.63 元取得 40.39%股權,雙方新一波攻防再起。街口投資案讓攻防再起在此之前,泰山才剛花費 7 千萬元買畫作,並有意以 30 億元購買台開花蓮土地,也支付寬量國際 8 千萬元作為媒介萬寶開發向泰山購入全家的仲介費,花錢不手軟,讓小股東看傻了眼。「泰山經營權之爭,可說是將歷年來併購攻防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經典案例了。」一位熟悉國內併購交易的金融圈人士說,全家股票買賣違反常理但合法,不過投資街口決議,審計委員會只有獨立董事李明輝一人出席,同日董事會在 7 位董事僅 4 人同意下做成決議,被智商法院認定「違法無效」,從投資收購價格,到快速增資立即把錢匯出海外,都有太多爭議。劉偉龍說,智商法院 5 月 22 日已裁定,禁止泰山執行取得街口金融科技 40.39%普通股權及增建包裝水廠董事會決議。來源:《今周刊》 第 1381 期更多精彩內容請至《今周刊》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延伸閱讀:退休後打包行李,到台東開餐廳!老闆一天只賣「20 組快樂的客人」不為錢、只為自己一個「靠台積電養大」的孩子,為何最後不碰股票?工程師慘賠 600 萬血淚:一開始只是想快點財富自由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716
2023-06-09T22:50:56+08:00
新光金 (2888-TW) 今 (9) 日經營權變天,吳欣儒雖然最高票當選董事,晚間卻宣布請辭新光金總經理。新光金新當選董事於股東會後召開董事會,會中推選陳淮舟董事擔任董事長,並一致推舉吳東進創辦人擔任名譽董事長。不過,據新光金重訊公告,公司派的獨立董事許永明在推選董事長一案時,口頭表示棄權。而今日董事改選結果最高票雖由吳欣儒當選,但卻提出辭呈,且今日生效,目前新光金總經理暫留遺缺。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672
2023-06-09T21:45:46+08:00
新光金 (2888-TW) 今(9)日股東會董事改選後,改革派大獲全勝,隨著召開董事會推選新任董事長,最終並非由原先盛傳的魏寶生出線,而是通過由台新金 (2887-TW) 人馬、曾任彰銀董事長的陳淮舟出任新光金董事長,新光金與台新金的合併之路,將是新光體質改善後,可以確定的未來式。新光金董事洪士琪為首的改革派,今天在新光金股東會大獲全勝拿下 10 席、2/3 席次,新光金依照慣例在股東會結束後召開董事會。最後由陳淮舟出任新光金董事長,陳淮舟曾任台新銀行總經理、台新金總經理,在台新金入主彰銀期間,更深受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倚重,以代表人身份派任彰銀董事長,投注畢生精力於金融業。改革派推選陳淮舟擔任新光金董事長,可以看出新光、台新合併鋪路確定,不過,因為 2026 年壽險業將接軌 IFRS 17,這三年首要任務便是強化新光金體質,而下一任董事改選適逢 2026 年接軌後,新光金只要改善有成、賣相轉佳,正好就是新光、台新趁改選洽談合併的絕佳時機。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585
2023-06-09T21:01:05+08:00
台鋼集團旗下特殊鋼廠榮剛 (5009-TW) 公告 5 月營收 11.93 億元,雖然月減 1.6%,但年增 16.5%;累計前 5 月營收 57.2 億元,年增 21.9%,雙創歷史同期新高。榮剛表示,目前維持接單滿載,高毛利產品組合佔比也持續增加,產能利用率依舊維持在高檔,預期未來每季營收將逐季成長。持續聚焦航太、能源、油氣等高值化產業,追求高毛利、多樣化且全面產品組合。新品布局方面,榮剛表示,正積極布局開發高毛利的高階工具鋼產品,今年將持續擴大高階熱作工具鋼的應用實績,並逐年補足鋼種缺口,進一步為榮剛打開外銷市場,向亞洲工具鋼市占第一名的目標努力。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572
2023-06-09T20:59:30+08:00
中鋼 (2002-TW) 旗下中冠資訊今 (9) 日與資策會簽訂「資安即服務生態研發」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同創建資安智慧聯防協作機制,提升企業資安防護,建立數位轉型韌性。中冠表示,與資策會本次合作將鎖定資訊系統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運營技術 (Operational Technology,OT) 及通訊技術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T) 等領域。目前中冠是資策會在南部地區唯一的 IT、OT、CT 之 3T 領域合作夥伴,雙方合作將由中冠與中鋼集團提供良好場域經驗與技術架構,資策會則利用研發技術優勢,共同創建資安智慧聯防協作機制,打造及提供產業界所需的維運環境及服務。中冠董事長吳金龍表示,中鋼集團將「數位轉型」及「低碳轉型」列為重點工作,近年來積極推動智慧製造,積極引進 5G、AI、雲端服務等新技術,在導入數位服務的同時,強化資安防護,維護產線順利運作,以及保護營業秘密等都是至為重要的任務。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表示,AI 與物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未來將面對更嚴峻的資安挑戰,與中冠將加速「資安即服務」研發,並於標準合規管理、新興科技設施檢測、通訊科技設施檢測、漏洞探測、威脅偵防、場域攻防實證、通訊專網管理、安控合規稽核、次世代資安前曕、智慧資安,以及人才訓用合一等技術領域合作。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571
2023-06-09T20:20:14+08:00
房市低迷導致與不動產相關稅收表現續弱,包括土增稅、契稅前 5 月稅收均較去年同期縮水,減量雙創歷史最大量;個人房地合一稅前 5 月稅收年減量也是歷史同期最大量。財政部今 (9) 日公布 5 月稅收統計,台灣前 5 月與房地產相關的稅目仍持續衰退,其中土增稅 5 月稅收 62 億元、年減 27.9%,累計前 5 月稅收 290 億元、年減 35.8%。契稅部分,5 月稅收 13 億元、年減 8.4%;累計前 5 月稅收 55 億元、年減 23.6%。財政部統計處表示,今年前 5 月包括土增稅、契稅稅收年減量均為歷史最大減量,年減幅則同步創 2010 年以來,也就是近 14 年以來最大減幅。另外,在個人房地合一稅部分,前 5 月稅收 120 億元、年減 19.75 億元、年減幅 14.1%,不論是減量或減幅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財政部表示,5 月房產相關的土增稅、契稅連續 14 個月負成長,但減幅看來有收斂跡象,後續仍須多觀察稅收變化才會比較明朗。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570
2023-06-09T20:12:02+08:00
中鋼 (2002-TW) 今 (9) 日公告 5 月營收 327.6 億元、月增 1.2%、年減 24.7%;前 5 月營收 1564.86 億元,年減 23.3%。中鋼坦言,由於鋼價走跌,目前需求遞延,短期市況仍有挑戰。中鋼表示,中國復甦不如預期,市場需求不振,導致近期鋼價缺乏支撐,客戶也因為鋼價下跌,信心不足導致買氣觀望,但中國鋼廠持續減產保價,對後續鋼市提供支撐。不過,中鋼認為,目前中國跟越南鋼廠都是虧本在賣,因此鋼市低迷情況應該不會延續太久,預計第三季就會展開反彈,第四季則有旺季加持,下半年產業景氣可望優於上半年。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569
2023-06-09T20:09:27+08:00
食品飲料包材及填充廠宏全 (9939-TW) 在上月 31 日召開股東會後,並完成董事改選,包括總裁曹世忠、董事長戴宏全均退居幕後不再出任董事,同時,曹世忠一併請辭的總經理職務,今 (9) 日董事會決議新任總經理由曹宏宇出任。宏全指出,曹宏宇為曹世忠總裁的兒子,學歷為加拿大約克大學經濟系畢業,隨即進入宏全公司至今近 13 年時間,到各部門歷練學習,如生產製造、產品研發、品質管控到經營管理,並擔任總裁特助及公司董事,對於公司運作及營運管理深入了解,符合公司在世代傳承、永續經營的長遠方向。宏全指出,透過健全的公司管理制度及穩健的經營團隊,宏全持續為客戶創造更好的產品競爭力,獲得公司股東長期的支持。在今年的股東會改選董事之後,總裁曹世忠的一對兒女包括曹宏宇及曹馨文都已進入董事會擔任董事,曹世忠總裁的女兒曹馨文,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經濟系畢業,擔任宏全財務處襄理,年資達 13 年,熟稔財務帳款作業與具備專業財會能力。同時,宏全今天董事會並決議去年的 4.8 元現金股息在 7 月 4 日除息交易,依今天宏全收盤價 102 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爲 4.7%。宏全 2022 年營收 246.96 億元,稅後純益 22.15 億元,每股純益爲 7.7 元,將配發現金股利 4.8 元,2023 年第一季營收 60.66 億元,稅後純益爲 4.63 億元,每股純益 1.61 元。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250
2023-06-09T19:58:24+08:00
財政部今 (9) 日公布 5 月稅收統計,台灣 5 月稅收共 6217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 1.1 倍,主因是今年綜所稅申報期恢復 1 個月,所得稅款入帳所致;累計前 5 月稅收 1 兆 2402 億元、年增 36%。財政部統計處專門委員梁冠璇表示,前 5 月稅收較去年同期增加 3285 億元,以營所稅增加 2976 億元、綜所稅 368 億元、營業稅 78 億元,但土增稅年減 162 億元、證交稅減少 150 億元。梁冠璇表示,統計前 5 月包括營所稅、綜所稅、關稅、營業稅、房屋稅及印花稅等 6 項稅目均創歷年同期新高。其中在營所稅部分,5 月營所稅 3193 億元、年增 12.8 倍,累計前 5 月稅收 3369 億元、年增 7.6 倍。主要是結算申報期限恢復成一個月,入帳時間與去年不同所致。綜所稅部分,5 月實徵淨額 591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252 億元、年增 74.1%;累計前 5 月稅收 2060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368 億元、年增 21.7%,主要是結算申報期限與去年不同,以及利息所得扣繳稅款增加所致。證所稅部分,5 月日均成交量 3009 億元,成交量創 13 個月來新高、年增 9%,5 月,5 月證交稅收共 159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6 億元、年增 10.9%。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前 5 月股市日均量 2847 億元、年減 15.6%,前 5 月稅收 649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150 億元,減幅為歷年同期第二大減量、減幅為 18.7%。梁冠璇表示,目前看來股市成交量萎縮已有所改善,至於 AI 效應對證交稅挹注成效有多少,還需要再進一步觀察。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249
2023-06-09T19:45:49+08:00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今 (9) 日宣布,總經理賴麗敏資格審查案經主管機關金管會保險局核准就任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展望未來,賴麗敏將以其多年產險市場的專業與國際敏銳度,積極融合具備 144 年悠久歷史的日本「東京海上集團」國際保險與風險控管專業能力,及長年深耕台灣汽車市場、完整汽車價值鏈的裕隆集團兩大股東優勢,厚植公司發展利基,秉持公平待客原則,提供客戶與社會多元的保險商品與服務,邁向「To Be a Good Company」的願景。 賴麗敏擁有美國風險管理師 (CRM)、風險分析師(CRA) 資格,並取得澳洲紐西蘭保險人核保資格 (ANZIIF),擁有約 30 年的專業產險經驗,曾在台灣產險公司任職及擔任國際大型保險經紀人(台灣) 董事長兼執行長,且在澳洲、香港及台灣等海內外市場累積豐沛的國際保險經驗,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相信以其產險市場的專業及國際敏銳度,及導入兩大股東豐沛資源整合下,必能以國際化的前瞻眼光、創新的經營策略,帶領同仁開拓新市場、開發新客群及創新服務模式,推動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營運穩健成長。對於接任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賴麗敏表示,將在重視 4C「Customer satisfaction 顧客滿意、Compliance 遵循法令、Communication 充份溝通及 CSR 落實公益」經營原則,順應社會發展及兼顧風險控管下,持續開發多元通路,實踐公平待客原則,落實 ESG 社會責任、環境保護以及治理效率三大面向,接軌國際趨勢,同時驅動數位關鍵科技開發創新保險商品及服務,以提供民眾更全面性的保障滿足客戶多元需求,與利害關係人共生共榮,進而實現企業永續發展。 賴麗敏並表示,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要恢復法定資本適足的增資作業正順利繳款進行中,預計於 6 月 20 日可增資完成,屆時公司將回到法定資本適足水準,回歸營運正軌;也將帶領經營團隊持續新安東京海上優良的經營文化,重新出發。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233
2023-06-09T19:23:57+08:00
新光金 (2888-TW) 今 (9) 日股東會董事改選後,改革派拿下 2/3 席次,公司派失去經營權,大股東吳東進晚間發布三點聲明,表示對於董事改選的結果,感到遺憾但不意外,指稱「這是一場委託書強壓實際股權的大戰」。吳東進聲明全文如下:一、首先,本人以新光金大股東身分感謝許澎董事長及吳欣儒總經理 3 年來所帶領的經營團隊的辛勞與付出。本次選舉媒體關注新光金控是否變天,實有失焦,本人在 2020.6.19 卸下新光金控及 2020.9.17 卸下新光人壽董事長的職務後,致力於永續基金會及醫院的經營,回饋社會。⼆、明天過後,本人在新光金控的持股沒有改變,所提名之董事依然在董事會執行職務,繼續支持新光金的成長茁壯,依新光金之股權結構,新董事會的成員,都是公司派也是改革派,未來仍是『同治共治之局面』,期許新當選董事能秉持用人唯才、尊重股東之精神,公平合理安排公司職位,保障員工及幹部之工作權益。尤其面對未來可能推動合併之行動,全體新當選董事等能站在新光金之立場,爭取全體股東、客戶與員工之最佳利益。三、對於董事改選的結果,本人感到遺憾但不意外,即使過程中得到多數外資實際股權的支持,但畢竟這是一場委託書強壓實際股權的大戰,新光金控未來的治理基礎建立在委託書而不是實股之上令人憂心。而主管機關此次對委託書規則違反之現象視而不見,日後可能造成金融秩序不可彌補的後果。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170
2023-06-09T19:19:16+08:00
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 Lordstown Motors 周五(9 日)表示,計劃對富士康 (2317-TW) 採取法律行動,以確保富士康完成收購其近 10% 股權的計畫。Lordstown Motors 在一份文件中表示,根據本周早些時候收到富士康的一封信,富士康不太可能按照承諾完成收購,因為富士康在信中表示,其對投資協議的解讀「不允許因公司最近的反向股票分割而調整購買的股票數量」。Lordstown Motors 早些時候曾警告可能被迫申請破產,原因是與富士康達成的 1.7 億美元投資協議存在不確定性。通過該協議,富士康將持有 Lordstown Motor 近 20% 的股份,而根據 Refinitiv 的數據,富士康目前持有 Lordstown Motor 略高於 8% 的股份。Lordstown Motor 表示,富士康已經投資了 5,270 萬美元,並以違反協議為由拒絕購買更多股份。由於利率上升和經濟不確定性獲得資金的管道減少,Lordstown Motor 和其他電動車同行為資金一直苦苦掙扎。今年 5 月,Lordstown Motors 宣布進行反向股票分割,以滿足那斯達克上市規範並安撫投資者富士康,後者曾威脅要放棄對這家陷入困境的電動車製造商 1.7 億美元的關鍵融資。截稿前,富士康並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Lordstown Motors(RIDE-US) 美股盤前下跌 2.44%,每股暫報 3.20 美元,該股今年迄今已下跌 80% 以上。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168
2023-06-09T19:08:27+08:00
自行車廠巨大 (9921-TW)、美利達 (9914-TW) 今(9) 日公布 2023 年 5 月營收,在歐美市場中低價自行車尚仍在拚庫存去化影響下,兩業者 5 月營收較上月轉佳,但相對 2022 年同期分別呈現 3.35% 及 6.47% 的衰退。巨大集團受到歐美市場中低價自行車尚在拚庫存去化影響,5 月營收 77.14 億元,月增 9.71%,年減 3.35%,2023 年前月集團累計營收 348.86 億元,年減 3.45%。巨大集團表示,5 月自有品牌銷售表現,依原幣計算,捷安特中國因內銷市場需求強勁,銷售持續暢旺,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八成;捷安特歐洲及美國受到中低階產品銷售趨緩影響,營收都較去年同期下降。美利達 5 月營收 28.84 億元,月增 19.93%,年減 6.47%,累計 2023 年 5 月營收 136.47 億元,年減 2.16%。目前除自行車廠外,高爾夫球具代工廠包括大田 (8924-TW)、復盛應用 (6670-TW) 及明安 (8938-TW) 也受歐美市場品牌業者調節庫存影響,在 5 月的淡季營收呈現雙位數明顯的衰退現象。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166
2023-06-09T18:52:18+08:00
貨櫃三雄今 (9) 日同步公告 5 月合併營收,長榮 (2603-TW)、陽明 (2609-TW) 和萬海 (2615-TW) 較去年同期衰幅均在 60% 上,不過,三大業者異口同聲表示 5 月貨量有增加,長榮更表示,隨時序漸漸步入旺季,營運可望逐步加溫。長榮 5 月合併營收 229.17 億元,月增 2.6%,年減 60.8%,累計前 5 月合併營收 1120.8 億元,年減 60.74%。陽明 5 月合併營收 115.78 億元,月增 4.84%,年減 65.82%,累計前 5 月合併營收 595.75 億元,年減 66.43%。萬海 5 月合併營收 81.73 億元,月增 0.52%,年減 67.41%,累計前 5 月合併營收 418.61 億元,年減 67.88%。長榮指出,5 月整體出口貨量較上月提升,營收已較上月溫和增長,隨時序漸漸步入旺季,可望逐步加溫,對後市仍維持審慎樂觀。陽明也表示,5 月貨量增加,中東、南美和南亞線運價均受到推漲。萬海則表示,5 月部分市場需求已見回溫,彈性調整船舶來滿足客戶需求,貨量較上月略增,若地緣政治緊張趨緩和通膨持續回落,再加上終端市場庫存逐步去化,將有助未來展望正向。據海運諮詢機構 Alphaliner 統計,截至今年 5 月 22 日,全球約有 3.6% 貨櫃船隊 (94.6 萬 TEUS) 處於閒置狀態,首次跌破 100 萬 TEUS,主要為部份商業閒置運力和塢修船舶重新回到市場營運。陽明不諱言,為符合環保法規,航商啟動汰舊拆船計劃,但隨著整體運力供給逐漸增加,航運市場變化仍需謹慎應對。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167
2023-06-09T18:51:20+08:00
美元翻貶,帶動亞幣升值,加上外資拋匯,新台幣兌美元今 (9) 日升值 3.5 分終場收在 30.725 元,台北及元太兩外匯交易市場成交量合計 14.58 億美元;另外,新台幣本周在外資偏匯出壓力下貶值 7 分、周線翻黑。新台幣今天早盤在台股大漲帶動下,早盤一度升值 5.5 分觸及 30.705 元,儘管外資今天仍買超台股,但在匯市早盤匯出大於匯入,也壓抑新台幣匯價升勢,盤中低點至 30.765 元。匯銀人士表示,新台幣早盤主要受外資匯出壓抑匯價升幅,但午盤過後又有些許外資匯入,加上出口商進場拋匯,再度帶動新台幣升值,終場升值 3.5 分,收在 30.725 元。匯銀人士指出,聯準會會議前夕,市場持續陷入觀望,新台幣也陷入盤整震盪,本周匯價反覆在 30.7 元上下方震盪整理,儘管有出口商拋匯,帶動新台幣升值,但最終不敵外資匯出賣壓,本周新台幣兌美元仍貶值 7 分作收。根據中央銀行統計,美元指數下跌 0.48%、主要亞幣以韓元相對強勢,升幅 0.94%,日元、新台幣則分別升值 0.11%,人民幣則升值 0.07%。匯銀人士認為,聯準會不論是 6 月暫停升息,或是 7 月再度升息,預期聯準會的升息循環應該快接近尾聲,屆時在美元轉貶,加上外資匯入買股,可望帶動新台幣偏升整理。
新聞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208169
2023-06-09T18:49:23+08:00
國泰金 (2882-TW) 旗下國壽今 (9) 日董事會決議通過高層異動,由副董事長熊明河接任董事長一職,金控總座李長庚兼任人壽副董事長職務,今天正式生效,原有的國壽董座、產險副董座退休。國泰金表示,國泰人壽董事長黃調貴任期屆滿,由國泰人壽副董事長熊明河接任董事長一職,另外由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兼任國泰人壽副董事長職務;國泰產險副董事長許榮賢也退休,不過仍會擔任產險顧問。熊明河為台灣大學商研所碩士、Iowa 大學精算碩士畢業,1977 年起進入國泰人壽企劃部,從基層做起,後續歷經數理部經理、總公司協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副董事長等職務,同時也是國壽、國泰世華銀、國泰金董事,為老國泰人,在黃調貴今日任期屆滿退休後,正式接掌國壽董事長一職。